从整理统计中,投融界小编发现,所有获得融资的平台,均是获得天使融资或者是A轮融资,尚未出现B轮、C轮的融资案例。可见,目前市场上的“互联网+学车”平台均处于初级发展阶段。伴随着层出不穷的新平台,2016年“互联网+学车”领域的竞争将十分的激烈。
政策支持+巨大用户群 市场前景巨大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上升,买车已经成了家常便饭。据中汽协最新公布的2015年中国汽车销量数据显示,2015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为2459.8万辆,同比增长4.7%,这是自2013年以来连续3年超过2000万辆。根据中汽协预测,2016年中国汽车全年销量将达2604万辆。
伴随着汽车销量的上涨,考驾照的人员也呈上升趋势。以目前中国汽车驾驶人年均增长超过2000万的数据来看,按照人均花费4000计算,公安部预计2016年驾培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人民币,可见学车前景之大。
然而,在2015年之前,驾培服务一直属于半垄断状态。众所周知,传统驾校培训业利润高、收费不透明、服务质量良莠不齐、时间不自由、潜规则等,让不少学员怨声载道,但却又无可奈何。伴随着公安部、交通运输部发布《关于推进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》,“互联网+学车”行业迅速发展,学员通过互联网学车平台,不禁费用更加透明,还可以自主选教练、自主预约时间学车等,大大提升了学车体验,解决了不少传统驾校培训的痛点,赢得了用户的青睐。
合理分配 保障用户 做行业独角兽
基于上述数据与现象,以及目前互联网+学车平台的融资情况来看,有业内人士称“下一个独角兽会诞生在‘互联网+学车’行业中”诞生。话虽如此,但想要在激烈竞争之中,突出重围,做到独树一帜,需要做的努力还有很多。
业内专家指出,“互联网+学车”平台若能够真正实现对资源配置的优化和集成,使资源得到合理高效配置,将互联网的优势 化发挥,像一个蜘蛛网将所有散乱的资源按照规律编织到一张大网上,构建学车行业的新生态,创造最多的经济价值,并且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,尽可能的保障学员与教练双方的利益,协调双方共赢,才是精髓所在,也是平台发展的长久之计。
就目前看来,一些“互联网+学车”平台模式非常轻,只做信息桥梁,解决学员、教练与驾校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,但是既没有打通支付闭环,不能满足用户需求,也不能够对驾校和教练进行很好的监督,这一种模式的发展是比较困难的。做平台的基础一定是形成闭环,让用户在平台上实现从找教练到交易到学车这一完整的过程,这才是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。
同时,在投融界看来,2016年资本市场已经逐步回归冷静,O2O市场上想要像去年那样,靠不断烧钱补贴市场、抢占用户的模式显然是难以持续。对于目前市场上这些已经获得天使投资、完成A轮融资的“互联网+学车”平台来说,未来想要在行业里抢占市场,脱颖而出,成为“独角兽”,要做的一定是平台的运营能力以及是否能给用户带来完美的体验。